配资在线 数字赋能惠民生 城市服务“一码通行”

发布日期:2024-08-07 09:07    点击次数:119

  在东莞,眼下许多城市服务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市民能用“i莞家”APP上的一个“码”实现乘公交、买药、借阅图书等配资在线,城市通行不用切换二维码,普通百姓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东莞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着力疏堵点、治痛点、解难点,用“数智”惠民生、暖民心,在一次次的普惠便捷服务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码通用,畅享城市服务

  寮步镇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前,一名办事市民被窗口人员介绍下载了“i莞家”APP,体验电子市民卡“一码通城”、易涝街道查询等用途。“现在扫一下政务码就能登录政务终端机,还能扫社保码买药,真的很方便。”

  乘坐地铁、医保购药、借阅图书……“i莞家”APP作为东莞数字政府品牌产品,实现了近400项政务及生活服务的上线,拓展了11个二维码应用场景。在全市各政务办事大厅和各党群服务中心布设的786台莞家政务自助终端办事、全市超1000家医保定点药店购药、超3700个美宜佳便利店购物,以及新华书店、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场景,都已实现了“一码”通行。市民纷纷表示:“我们平时需要用到的都在这里了,基本不用切换其它平台,一张电子市民卡用处多多。”

  数据显示,目前“i莞家”APP累计注册用户330万,累计访问量超2亿,电子市民卡的开通用户数37.9万,累计下发二维码320.4万个,是典型的数字化政府产品应用。

  丰富的场景、高频的使用率,通过数据联通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在医院里,全市通用的“电子健康码”更是发挥了便捷高效的作用。在过去,市民每次去看病都要先检查是否携带相应的就诊卡和病历本,现在打开“i莞家”APP选择“电子健康码”,便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跨机构、跨区域、跨系统使用,实现“一码通用”的全流程健康服务。

  这个“码”的作用在于,通过医院码和健康码的结合,打通了医院预约挂号、住院缴费等全流程场景和功能,覆盖全市34家医院和38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支持市民便捷缴费就医。首次体验“电子健康码”的市民李先生说:“去医院看病不用领取实体卡,也不用担心卡片丢失的问题,一个码就能预约挂号和看病就诊,让我们省了许多看病的麻烦事。”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市民卡还搭建了“东城街道服务专区”“虎门镇服务专区”等标杆性服务专区,深挖镇街用户需求,让“i莞家”的政务与公共便民服务下沉到基层、到家门口,让镇街市民享受到数字化的城市生活。

  兜牢民生底线,解群众“小急难”

  今年5月份,在大朗镇务工的田姐遭遇交通事故,致使左手手臂受伤,因肇事者逃逸,田姐的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之际,田姐听老乡说“可以试试拨打12345热线求助。”抱着一线希望,田姐拨通了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诉求。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挂电话不久后,所在村社区的工作人员给田姐打来了电话,随后上门为她进行情况核实,并帮她申请了“民生大莞家”的临时补贴。几天后,田姐收到了办结短信,激动地说道:“感谢民生大莞家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谢谢你们。”现在田姐准备等手臂恢复后,继续找工作。

  从2020年4月开始,东莞创新性地推出了“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旨在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身边的“小急难”,做到第一时间摸底调研,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反馈处理结果,建立健全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机制。记者了解到,所解决的“民生微心愿”中,既有面向户籍人口的兜底保障服务,也有面向外来人口的救助帮扶服务,如帮助转介就业、治疗疾病等;所办成的“民生微实事”中,既有针对特殊群体的如老年人健康送餐、残疾人入户探访、妇女儿童兴趣培养等公益服务项目,也有面向外来人口的如子女托管、城市融入、心理辅导等服务,服务人群惠及全域所有人口。

  2022年2月,该项目成功上榜民政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实际上,在“民生大莞家”实施以前,市民需要求助、咨询,可以打的电话还真不少,镇政府一个电话,街道办一个电话,居委会也有一个电话,以至于部分市民实在搞不清,到底要打哪一个才能与自己所需对上号;基层窗口也存在处理跨部门业务难、流程长等难题。如何畅通市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让各项服务提速增效,是“莞家们”首要处理的问题。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推出后,第一时间整合各部门现有的民生咨询、事务办理渠道及政策资源,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服务流程再造、工作机制整合等有效手段,建成全市统一、多方联动的民生诉求响应机制。目前,“民生大莞家”已在东莞全面铺开,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更及时地了解群众需求,办好群众身边事。

  搭好“就业桥”,铺好“创业路”

  2023年,东莞市“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成功入选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国20个入选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城市,获1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

  自2022年以来,东莞探索建立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东莞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就业结构。

  一个二维码,链接政企、供需。依托“就莞用”服务体系,东莞针对移动互联网使用场景创新开通了“就莞用”码。

  企业扫描二维码即可反馈用工情况和需求,求职者则能跳转到“就莞用”平台,体验招聘会与大数据智能化精准推送服务,获取岗位招聘信息,寻求技能培训机会,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介绍,“就莞用”码相当于用工服务直通车。扫码以后,企业可以填写公司的基本信息,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用人需求,比如流动性的补员需求、增资扩产的需求或是储备用工的需求。

  “东莞这一创新举措,加强了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动。相关部门能够更快速更直接地了解到我们的需求。”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一员,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俊锋在谈及“就莞用”服务体系时表示,东莞相应的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给企业未来的人员稳定和整体用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就莞用”体系通过大数据共享与匹配,还能实现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劳动者开展就业人才补贴政策受理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为各类群体提供四级帮扶服务117.1万次,成功帮助1.6万人实现就业。

  “‘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持续发力,继续织密公共就业服务大网,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配资在线,进一步展示‘稳就业’‘保用工’的责任担当。”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Powered by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哪个好_低息炒股配资公司_股票实盘配资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